大陸游泳選手傅園慧。 圖/中新社
2016年奧運引人注目的選手很多,但這兩天最吸引中國、香港與台灣目光的選手無非中國的游泳選手傅園慧。
傅園慧拿下了女子100公尺仰泳銅牌,在半決賽之後受訪一句「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」以傻大姐的形象迅速引發討論,
總決賽拿到銅牌之後又積極地以「想對以前那個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,妳以前的堅持和努力,其實都沒有白費」回應,迅速在中國、香港與
台灣贏得讚賞。——文/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
2016里約奧運漸近尾聲,不管你關住哪種運動項目,支持哪位運動選手,
每位登上奧運殿堂的運動選手,他們在背後的努力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
大陸游泳選手傅園慧之所以爆紅的原因,是因為他在比賽當中全力以赴,而且還很率真!
每個代表國家出賽的選手,都是非常優秀的。
但是難道我們就只能選出一位金牌?
我們就只能彼此相互較量競爭嗎?
◎●○這世界的體系,總是讓我們拚的你死我活。
從我們出生開始,就被洗腦。
為了興旺,總是跟身旁的人彼此競爭、較量、猜忌嫉妒。
從幼稚園的好寶寶獎、到小學的模範生、各式各樣比賽、指考、繁星計畫…..等,
要選出「最棒的人」時,
不管是幾十人還是幾萬人,都會讓大家彼此競爭、較量、擊敗對方,
然後把如此爬上來的人定為第一名、第二名、第三名。
所以我們總是彼此「競爭」、「較量」。
因為從小就身處這樣的環境當中,
爸媽、師長、左鄰右舍、親戚朋友,都不斷拿我們跟誰誰誰比較,
我們都對「輸贏」很敏感,
因此常常發生「令人為難的事情」。
有時會情緒化地較量,
後來情緒變得「激動」,就會互毆、大打出手。
再來就變成「死對頭」,甚至變成「仇敵」。
有時必須跟「朋友」、跟「心愛的人」較量,
結果就因為不好意思而無法發揮自己的實力。
但是但是,難道我們就只能踩別人的的屍體,來往上爬嗎?
難道就得要彼此競爭來證明自己嗎?
◎●○有比起獲勝更重要的事。
會後紐西蘭的奧運選手妮克.漢布林(Nikki Hamblin)說:「每個人都想獲勝,拿到獎牌,但很多人都會失望,要相互體諒的是,每個人都為了拿獎牌而付出很多心血。可以肯定的是(我們獲得了)友誼,20年後如果有人問我在里約發生了什麼事,我會提這個故事,這也是達戈斯蒂諾的故事。」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6/8/16/n8207974.htm 相關報導
我們太常藉由跟身旁的人競爭、較量、
把其他人擠掉、自己獲得勝利的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。
所以這種奧運精神,對我們來說是難得可貴。
因為不合常理。
但又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想要追求的那個東西。
不少人為了此事哭了、感動了、內心激動、覺得這才是真正比賽的涵義。
為什麼會這樣呢?
因為比起彼此競爭,還有更重要的事。
◎●○人的方法是「不公平的方法」。
(圖片截自CNN SPORT)
我們試著思考一件事,
就算盡可能舉辦一場公平的比賽,也還是有不公平之處吧?
每個人立足的起跑點不同,
有人出生在貴族世家,有人出生在貧困之家,
那麼在背景後台上這點就不公平。
這次奧運也聽說台灣對於出國比賽的那些選手,補助的金錢和別的國家相比
少之又少
這樣對於出生國家這也不公平。
男生女生的生理構造不同,一起比賽這不公平。
每個人的成長環境、接受的教育不同,發展出來的抗壓性、精神力不一樣,這也不公平。
還有天生條件的部分….等等,每個細項都討論的話,發現真的很難達到真正的公平。
那麼在這種根本不公平的基礎上-競爭,又有什麼意義?
人的方法是「不公平的方法」。
因為是透過<競爭>擠掉別人來獲勝,
憑<力氣>獲勝、憑<後台>獲勝、憑<金錢>獲勝的,
所以就算透過行動而獲勝、成功,仍然會讓「敗者」覺得冤枉。
因為不管再怎麼比較,都無法在同一個立足點。
(這裡並不是說奧運不公平)
但是如果我們轉換想法,
並不是要跟身旁的人競爭、較量
來擠掉並打倒他們,如此獲得成功和勝利。
也不是像運動、跑步、世上競爭那樣
把其他人擠掉、自己獲得勝利的這種方式的成功和勝利。
而是做自己該做的事,
「和自己面前既有的生活條件較量而獲勝」。就很公平了。
雖然每個人的背景、生長環境、個性、特質、天生具來的部分不同,
但同樣的,每個人會面對的困難、自己的界限也都各有不同。
◎●○上帝是公平的。
雖然比賽不公平,但是< 神的方法>
是讓任何人都能按照「自己的特質和才幹」獲得成功的方法,
是在不阻礙其他人的情況下行動來獲得成功和勝利的方法。
我們的爭戰並不是「與競爭對手爭戰」。
純粹是「要做<自己>該做的事來戰勝自己」,
「要跟<魔鬼、惡與良心>較量來戰勝它們」。
(內容取自 攝理教會 話語)
(圖片截自CNN SPORT)
也就是和這世界的誘惑、貪心、肉性、淫亂、誤會、懶惰、
物質、魔鬼、不善、中傷自己的人、
來保守<自己>並獲勝。
因此不能說:「我是因為被旁邊的人壓迫才做不到。
那個人很強,我很弱,所以才輸給他。
我是因為那個人才做不到的。」
每個人都要跟自己的壞習慣、生活、貪心、誤會、懶惰
一對一爭戰來獲得勝利。
因此,只要自己想去做,就充分能獲得成功和勝利。
大陸游泳選手傅園慧之所以爆紅的原因,有一部份是因為:
他並不是和別人競爭,
而是他與自己較量。
「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」
「想對以前那個在絕望邊緣掙扎的自己說,妳以前的堅持和努力,其實都沒有白費」
因為他對無愧於自己,在每場比賽當中盡心盡性盡意了,
真真實實地和自己較量成功了。
來自紐西蘭的妮克.漢布林(Nikki Hamblin)和美國的艾比.達戈斯蒂諾(Abbey D’Agostino)也是如此。
雖然他們在比賽當中跌倒了,
但是強忍著身體的不適,也和「自己較量」,全力以赴地跑到終點。
最終成為2016里約奧運,最美的一幅畫。
(圖片截自CNN SPORT)
難道我們就只能彼此競爭嗎?
我們都很寶貴,我們都是勝利者、成功者。
好好對待彼此吧!
太棒的文章了!
真高興你喜歡~! 攝理史姑娘 於 2016/08/30 18:45 回覆